《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我大概花了几个星期才看完,虽然这本书的翻译有些地方读起来别扭,明明都是中文,但就是有些句子读一遍看不懂,这可能是由于英语和中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直接硬翻没问题,但是可能不太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这就是翻译的“信达雅”问题。我不能苛求太多,不能要求翻译者既英语好,而且相关领域知识也丰富,还要求他中文也好。这本书读起来有些地方很费力枯燥,需要十分有耐心,毕竟将近500页,但是书中的一些观点仍然会让人忍不住拍大腿。跟许多好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一样,不能一上来就直接把高潮推给你,那样过后就会索然无味,也不能一个接一个的高潮,不给一点时间休息,那样读者、观众会很辛苦。要给受众一些延迟满足,要一层一层细心铺垫,然后逐步推向高潮。这本书也一样,在一些枯燥的文字之后会有一些非常鲜明的观点。这些观点和意见非常值得思考。另外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也很好,他会给你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相反的那样?一些在现在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和现象,我们很少会思考这种事情或现象的内在深层原因,这本书则告诉我们要善于提问和思考。

我这里记录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观点,完全是为了使自己印象深刻,而不是看完一本书爽完之后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里面的内容和观点。上一本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就是这样,那本书翻译的很好读起来很通畅,要比这本书阅读体验要好很多,但这本书里面的观点有很多实验和文献的支撑经得起推敲,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类学家到了很多地方实地考察。虽然上本书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讲的什么了,所以会花时间再看一下,然后像这篇文章这样自己记录一下,想想还是有意思的。

Part1:问题的提出


作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一个叫耶利的当地人问他“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内几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货物”,对于这个问题,引申一下就是:

为什么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某种别的方式呢?例如,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杀害、征服或消灭欧洲人和亚洲人呢?

在这个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陆地都是或者曾经是殖民地。如果回顾下历史,会发现近现代欧美发展最快,稍微远一点,亚洲又比欧美快(当年宋朝是领先全世界的),再结合考古,会发现,在更早的以前,人类的发源地非洲就出现了农业、畜牧业等,那么:为什么在不同大陆的人类以如此不同的速度发展呢

作者首先批评了几种流行的观点:

第一是种族论,即不同种族之间存在智力上的差异(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犹太人比较聪明),他们的观点是欧洲人在海外殖民的时候,所到之处发现的各大洲人类社会还处于采集狩猎状态,于是就认为这些土著人笨,比如在美州存在过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但都轻而易举的被西班牙人给消灭了。作者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首先智力检测本身就不准确,童年的环境和所学的知识对智力测验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的生理普遍存在用进废退的法则,对于一个在狩猎采集社会长大的人类,如果进入到城市中,就会显得呆头呆脑不知所措。同样,一个在城市长大的人类,如果你把他放到非洲大草原上或者原始森林中,那基本上就是野生动物们的移动小汉堡。因此,目前的智力测试更偏向现代社会,也就无从谈起评估先天智力。现代文明里长大的儿童,花费大量时间被动接受电视、广播和各种娱乐信息;而土著的儿童,醒着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从事积极的活动,比如和其他儿童或成年人谈话或游戏或者学习生存技巧。显然童年刺激和活动是有利于促进智力发展的,从这个方面来说甚至那些土著的儿童可能比现代社会的儿童更聪明。古人、现代原始人对自然界动植物的了解,远远超出现代人,几内亚丛林中的人认识的蘑菇种类多于任何一个现代都市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可能还真就不认识葱和韭菜的区别),他们在聪明和反映的灵敏程度上,一点也不比都市人差。

第二种观点是气候论,很多人认为寒冷的地区更容易发展出复杂的社会,因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会激发自己的创造才能。而热带地区的人因为气候炎热就不需要造保暖的房子,植物疯长所以也不用愁没吃的,结果是容易生存导致了没有创造力。作者反对这种观点的理由是:1。北欧民族没有对亚欧大陆文明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相反,更多的是在接受亚欧大陆上其他比较温暖的地区上发展出的东西。2。美洲的三大文明(玛雅、印加、阿兹特克)都是在更加温暖的中美地区。3。还有很多寒冷的地区大多都比较落后。

第三种观点是:干燥气候下低地河谷的重要性,即有河的地方容易孕育文明。比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孕育的两河文明,尼罗河孕育的埃及文明,长江黄河孕育的中国文明、恒河印度河孕育的印度文明。这种观点在好像至今都特别流行。它的错误跟“民主国家利于发展经济”是一样的(参考印度),在没有考查经济不发达的民主国家、经济发达的不民主国家和经济不发达的不民主国家之前,不能得出这种结论。同样,大型水利灌溉跟复杂的高级社会二者关系也很复杂。作者给出的反对理由是:大型水利灌溉系统是在出现集权政府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的(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一定要依赖于集权政府,比如长城、运河等)。 

于是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是本书提出的核心问题的答案: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各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后面五百多页的篇幅都是围绕这一个论点展开的。

Part2: 同一起跑线


作者想界定一个起始点,即大约从何时开始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开始产生较大差别。为此先介绍了猿人到现代人的演化史和迁移史,以及个各个大陆的基本家底。

可以看到大约在公元前700万年前我们的直系祖先起源于非洲,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的活动范围都只局限于非洲大陆,在大约100万年前走出非洲以后,绝大部分时间里活动范围又仅限与亚欧大陆。太平洋诸岛、澳洲和美洲一直到很晚才有人类存在。这里需要注意:1.在大约1500万年以前世界就已经跟上图所示的样子很相似了,所以不需要考虑板块漂移对人类迁移的影响。2. 大约250万年前开始,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河时期,而在一个冰河时期里,冰期和间冰期是交替出现的,只不过总体趋势是全球变冷 。所以海平面会有起伏,当海平面下降时,亚欧大陆和阿拉斯加就有大陆桥连接,东南亚边缘比现在的位置要往东一千多公里,这些使得人类向美洲、澳洲、新几内亚迁移成为可能,然后当海平面上升时,他们就分隔开了。除了地理上的便利,原始人是在学会缝制御寒的衣服,或者学会制造船只和航海之后才从西伯利亚和东南亚到达美洲和太平洋诸岛的。

到公元前1.1万年左右,原始人已经在地球上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上开始定居了。而人类对岛屿的征服一直持续到公元800年左右占领冰岛结束。那么各个大陆上人类定居年代的先后对之后的历史是否有影响呢?从图上看,似乎是居住年代越久远的大陆后来变成越先进的地区。如果是真是如此,那么非洲大陆上的原始人最应该取得领先优势,因为非洲大陆上出现原始人比其他任何大陆都要早至少500万年,但并没有。 作者指出人类在某个大陆定居时间的长短其实是有重大影响的。因为在那些晚近的开拓地里,当地原来存在的大型哺乳动物,在首批到达的人类捕杀下灭绝了。有没有可供驯养的处于食物链低端的食草动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没有畜力,就不可能发展出大型的农耕社会。单纯凭借人力的话,单位面积的耕地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是很有限的,也不可能出现社会分工,也不可能突破人口数量的上限(以采集狩猎方式或是农耕方式作为生存方式,每平方英里的土地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是有上限的)。今天的亚欧大陆和非洲有众多大型哺乳动物,而考古学的发现告诉我们,澳洲和美洲曾经也拥有过众多的大型哺乳动物(比如骆驼,野马,地懒,石山羊),只是今天全都灭绝了,而灭绝的时间在澳洲大概是3万年前,在美洲大约是17000到12000年间,跟人类到达的时间吻合。

那么为什么非洲和亚欧大陆上的大型哺乳动物活了下来了而美洲澳洲大部分都灭绝了呢?(其实这种灭绝在亚欧大陆和非洲可能也出现过,比如作者认为掌握了缝纫技术和制造保暖的住所的原始人向西伯利亚迁移很可能是造成长毛象消失的原因。)这是因为在非洲和亚欧大陆这些动物跟原始人一起共同进化了几万年或几百万年。由于我们祖先开始时狩猎水平很低,并且提高的很慢,在还没有发展出更先进的狩猎方式前,它们有充足的时间逐步形成对人类的防御机制和天敌意识。比如,原始人如果用跟猎豹一样的方式捕食羚羊的话,羚羊不会因此灭绝,但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学会了用枪来猎杀羚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真实的例子包括毛里求斯的渡渡鸟(不仅因为人类猎杀,人类带来的猪、狗、猴、鼠等动物也捕食渡渡鸟的卵和雏鸟)、新西兰的恐鸟、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和夏威夷的不能飞翔的野鹅。

▲ 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葡萄牙水手们将这种鸟命名为“渡渡鸟”(doido),在他们的母语中这个词是“傻瓜”的意思。

由于这些动物是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进化的,所以没有发展出对人类的天敌意识,人们就很容易走到他们身边杀死他们。企鹅至今也不怕人,依旧温顺的不可救药,想要杀死企鹅那也是轻而易举的,如果不是因为栖息在南极,以及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保护,应该也要灭绝了。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动物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原因,比如处在处在冰河期,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原因是,这些动物已经熬过了之前的二十二次冰期,那为什么要选择在人类到达的二十三次冰期内一起灭绝呢?但无论原因是什么,从结果上看,这些动物的灭绝对澳洲和美洲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什么人类会走出非洲?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非洲的气候还非常温暖湿润,人类最早的祖先靠狩猎采集在那里生活。后来气候变暖,那片区域变得异常干燥,于是往约旦埃及那一片迁移,那里适合生存,于是在那里开始驯化野生的动植物,再到后来,随着人口的急速增长,加之环境的恶化,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于是又开始往欧亚大陆,其他地方迁移。

Part3:卡哈马卡的冲突


现代最大的人口变迁是公元前1.1万年,欧洲人对新大陆的移民,以及随之发生的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土著人数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在欧洲人与美洲土著的关系中,最具戏剧性的时刻就是公元1532年,西班牙人弗拉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率领168个西班牙士兵俘虏了拥有8万士兵的印加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阿塔瓦尔帕(Atahualpa),征服的详细过程被了皮萨罗的随从记录了下来。

▲1532年,皮萨罗率领168个西班牙士兵俘虏了拥有8万军队的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图中在轿子上的就是阿塔瓦尔帕。

拥有战马,火枪和佩剑的168个西班牙人(62名骑兵和106名步兵),在第一天就屠杀了7000-8000个印第安人士兵,并俘虏了皇帝。这个结果让人瞠目结舌,按理说8万印加人,再怎么也能弄死168个西班牙人,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为什么是西班牙人皮萨罗俘获了阿塔瓦尔帕,而不是反过来人数占压倒性优势的印加帝国军队杀死皮萨罗?西班牙人是怎么来到卡哈马卡的?为什么不是印加帝国军队跑到西班牙去俘虏西班牙国王?

作者总结了几个原因:

  1. 军事优势。西班牙人拥有钢刀、长矛、匕首、火枪、护甲和马匹。印第安人的军队的武器是石头、青铜棍和木棒,没有可供指挥的牲口。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优势里,马匹的作用比枪支要大得多,那时的枪支很不发达,每一次发射之后充填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骑兵的冲击力量、机动性、进攻速度、居高临下的位置跟步兵相比有巨大优势,直到一战的时候,骑兵在军事上的地位才最终结束。马匹被训练的能够行动自如,现代的马术比赛,就是源于此。印第安人第一次见到骑着马的士兵,第一次见到步枪,第一次见到护甲,第一次见到钢刀,这些震撼和威慑力是巨大的,他们甚至觉得西班牙人是他们崇拜的某种神灵,这种巨大的心理震慑使得印第安人溃不成军。

  2. 文字。文字传播信息比口头传播要广泛,准确,详细。西班牙人懂文字,而印加帝国没有。西班牙人对巴拿马的征服开始于1510年,在1527年皮萨罗达到秘鲁之前,似乎没有任何关于西班牙人出现的消息到达印加帝国,印加帝国的领导人对于西班牙之前对中美洲其他强大的多的印第安人国家的征服依然一无所知,即使巴拿马距离印加帝国北部边界不过600英里。而哥伦布航海和之前的科尔特斯在1520年对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征服,这些对西班牙人皮萨罗都有启示。当168个西班牙人到达卡哈马卡的时候,看到8万人的印加帝国时,心理是相当害怕的,但是因为有了之前科尔特斯征服阿兹特克人的先例,他们也是以极少数人俘虏阿兹特克人皇帝的方式来征服对方,这也给了他们信心和方法。反而印加帝国没有文字,他们对西班牙人不了解,这168个西班牙人在他们看来就是小白兔,也认为可以很轻易很容易对付,甚至印加皇帝接见西班牙人时都没有携带武器,他们是为了在外人面前展示印加帝国的繁荣。

  3. 病菌。在西班牙人来到印加帝国之前,这里经历了一场天花流行,天花由西班牙移民带到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后,由陆路传到了南美的印第安人中,并在1526年杀死了印加帝国的皇帝以及大臣,随后又杀死了他们的指定继承人,这些死亡事故导致了阿塔瓦尔帕跟他的兄弟之间爆发了皇位之争,使得印加帝国元气大伤。因此,具有相当免疫力的欧洲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这是一种巨大的灾难。在1492年前,95%的美洲土著是被欧洲人带来的病菌杀死的,包括Smallpox (天花), measles(麻疹), influenza(流行感冒), typhus(斑疹伤寒), bubonic plague (腺鼠疫),病菌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殖民者的步伐。在美洲以外的类似例子还包括:1713年欧洲移民把天花带到了南非,1788年英国人带来的传染病杀死了大批的澳洲土著。需要注意的是,疾病的传递不是单向的,热带地区的疟疾和黄热病也曾经是欧洲人殖民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的最大障碍。 

  4. 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行政组织的统一使得航海这种需要资金、技术、人员、装备的活动成为可能,有了集中组织才能发展航海技术,发展造船,这就是的西班牙人能够横渡大西洋来到巴拿马,然后沿着太平洋,从巴拿马来到秘鲁。印第安人没有这种技术。

西班牙人相比印第安人有以上这些优势,然而为什么这些优势在欧洲人这边,而不是在新大陆那边。为什么不是印加人发明枪炮和钢刀,骑上战马,携带对欧洲人来说没有抵抗力的疾病,修建远洋船只,建立先进的行政组织,并从几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吸取经验,然后踏平欧洲,一统天下?

这一切的一切,还是源于粮食的生产和传播。

Part4:粮食的生产和传播


能够产生病菌、枪炮和钢铁的终极原因是粮食生产。人类起源于公元前700万年,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靠狩猎采集来获得食物,只是在过去的1.1万年里,有些人类民族才开始转向粮食生产。而有的民族,比如澳大利亚的土著,从来没学会过粮食生产。而在懂得粮食生产的族群里,有的是自己独立发展出的粮食生产(如中国),而另外一些地区是靠其他地方传播而来(古埃及)。在不同大陆的民族能否或者什么时候变成农民和牧民方面的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命运。

粮食生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获得更多的卡路里,这样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在野生的动植物物种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供人类食用、值得捕猎或采集。通过对其中能够吃的那几种动植物的选择、饲养和种植,使得每英亩土地上可以生产90%的食物,而不是之前靠狩猎或采集的得到的0.1%的食物。这样单位面积就能养活更多的牧人和农民,这比专门从事狩猎采集能养活的人多10倍到100倍。人多力量大,生产粮食的部落人口的增加就形成对狩猎采集部落的绝对人口数量优势。

在饲养和驯化动物的人类社会中,牲畜在4个不同的方面养活了更多的人:提供肉类、奶脂、肥料和畜力。在提供肉类方面,家畜替代了野生猎物成为社会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鸡肉味嘎嘣脆)。另外一些哺乳动物比如牛、羊、骆驼等,为人类提供了奶源和各种奶制品的原料,这些哺乳动物一生中产奶产生的卡路里,要比直接杀掉吃肉来的多得多。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产生的粪便也能为驯化的植物提供更多的肥料,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最后,畜力,比如牛或者马可以用来犁地,从而可以去耕种以前靠人力难以耕种的土地,从而进一步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另外畜力比如马匹,还能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

上面是动植物驯化比狩猎采集能够生产出更多食物从而能够导致更稠密人口的直接原因。还有间接的因素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粮食生产需要人们定居在土地上,他们需要留在他们的田地和果园附近,从而缩短了生育间隔而使得人口变得稠密起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经常变换营地,他只能带一个孩子或很少的随身物品,在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能够快步行走跟上大部队前,她是不能生第二个孩子的,这使得孩子出生间隔一般为每4年一个或者更久。相比之下,定居下来的人们则没有这个问题,只要能够养活,他们可以多生多养。许多农业部族的生育间隔是2年左右,是狩猎采集部族的一半,另外,粮食生产的高产出,加上更高的出生率,使得他们人口密度比狩猎采集部落更大。

另外粮食生产产生的定居生活,还能把多余的粮食生产储藏起来,这些储藏的粮食可以养活那些不生产粮食的专门人才,使得一部分人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比如国王、官员、专门用于征服战争的职业军人、为战争提供宗教的神职人员、制造刀剑枪炮和金属加工的手艺人以及能够保存信息的抄写人。这些在狩猎采集部落是不存在的。

除此之外,动植物驯化的最重要价值,还包括:农作物和家畜的天然纤维可以用来做衣物和生产工具。大多数植物驯化中心不仅生产粮食,也培育纤维作物(棉,麻,亚麻)。驯养的动物也可以生产动物纤维(绵羊,山羊,美洲鸵,羊驼,蚕),动物的骨头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如骨针),皮用来制革。动物驯化也使得大量货物的洲际运输成为可能(如军事远征)。在军事上,尽管还没有发明出马鞍和马镫,马早在6000年前就可能成为了重要的军事要素,而4000年前左右发明出的马拉战车又一次改变了战争。动物驯化的最后一个影响是出现了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这类源自动物而后专属人类的病菌。

总之,动植物的驯化意味着人类的粮食越来越多,因而也意味着人口越来越稠密。能够利用驯化的动植物,最终说明了为什么大型帝国,书写系统和钢铁武器在欧亚大陆最早发展起来,而在其他大陆则发展较晚或者根本没有。在军事上使用马和骆驼以及来自动物的致命病菌,将粮食生产和征服之间的许多重要环节连接起来了。

既然粮食生产这么重要,那么各个地区各个种族在粮食生产的先后顺序方面是否有差异呢?

完全独立地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区,证据确凿的有以下五个:新月沃地,中国,墨西哥中南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美国东部。当然有些地区可能本身还包括几个小区域,比如中国就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可能是独立出现了粮食生产。另外还有四个地区是可能独立出现了粮食生产:非洲的萨赫勒,热带西非,埃塞俄比亚,新几内亚。

世界上只有这些地方出现了粮食生产,而且这些地区出现粮食生产的时间也不一样。一些临近的地区的狩猎采集部落从这些核心地区学会了粮食生产,而其他一些邻近地区的族群则被来自这些核心地区的粮食生产者所更替了,更替的时间仍然差别巨大。最后,有些族群虽然生活在一些生态条件适合粮食生产的地方,但他们在史前期既没有发展处农业,也没有学会农业;他们始终以狩猎采集为生,直到现代社会将他们淘汰。在粮食生产上具有领先优势的那些地区里的族群,因而在通往枪炮、病菌和钢铁的道路上取得了领先优势,结果就是富有的社会与贫穷的社会的一系列冲突。

粮食生产如此之好,那它是如何取代狩猎社会的呢?

我们今天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农业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要远远高于畜牧业或者采集狩猎的方式,但问题是,在见到他人驯化植物和从事农业之前,人类很难对农业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更进一步说,一个没见过农业生产的人是很难想到每天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打点一块庄稼,而这块土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也至少要花上几个月才能生产出粮食。更何况有事实证明,有一些采集狩猎族群的确看见他们的邻居进行粮食生产,但仍然选择原有的生存方式(比如澳洲北部土著、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有一些采集狩猎族群的确受到邻居的影响最后变成了农民,但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 ,那他们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农业是在一段很长时间内发展起来的,而这段时间里,粮食生产和采集狩猎是掺杂在一起作为两种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同时存在的。换句话说,流浪的采集狩猎族群和定居的农民在这段时间里并不是界线分明的。而且这两种生活方式也有可能交替占上风,比如公元前3000年左右,瑞典南部的采集狩猎族群受到邻居的影响采纳了农业,但300之后又放弃了农业重新成为采集狩猎者,又过了400年才又一次采纳了农业。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农业更具有竞争优势,而使得人们无意识地选择了农业的呢?作者列出了四个主要因素:

  1. 采集狩猎族群的资源(尤其是动物资源)越来越少了,比如之前提到的人类灭绝北美和澳洲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他的例子还包括:波利尼西亚人移居到新西兰后灭绝了恐鸟和大批的海豹,后来不得不加强了粮食生产;波利尼西亚人移居复活节岛时带去了已经驯化的鸡,但是知道野鸟和海豚不再容易捕捉之后鸡才变成主要食物。

  2. 发展农业的好处越来越明显了。新月沃地的气候变化大大增加了野生谷物的面积,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收获。

  3. 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和贮藏的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不再成为发展农业的障碍了。 

  4. 第四个因素至今还没有定论,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即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中自身催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旦开始,速度就越来越快。粮食生产一方面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又使人们开始定居并缩短生育间隔、增加了胎数,从而需要更多粮食,俗称人地矛盾。

以上四个因素决定了某一地区在某一时间段开始粮食生产。过早则狩猎采集的报酬或者收益要远大于刚开始的粮食生产,而且野生哺乳动物的数量仍然非常丰富,狩猎采集就能维持生活;野生的谷物的数量还很少,并没没有发明出有效的收集、加工和储藏谷物的必要技术,同时人口密度也没有高到需要迫切的从每亩地里获得更多卡路里的程度。

于是地球上大多数适合粮食生产的地区,狩猎采集族群只有两种命运:要么他们被邻近的粮食生产着所取代,要么他们为了生存只有采纳粮食生产。

Part5:植物的驯化


不同地区发生粮食生产的时间不同,那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呢?最早的人类是如何开始驯化植物和动物的呢?

作者先告诉大家,驯化并不专属于人类,而是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植物跟动物一样,都需要把基因传递下去。在此过程种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植物的种子便于随风传播(蒲公英),有的植物把种子包在好吃的果实里让动物吃掉,最后随动物的粪便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果的种子是无法被动物的肠胃消化的),有的种子甚至必须通过动物的肠胃才能发芽。需要靠特定动物散播种子的其他例子还包括:松鼠/橡实,狐蝠/芒果,某些莎草/蚂蚁。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最初对野生植物的驯化是无意识的,植物吸引我们采集他们的果实带回家,有些水果在种子十分完好的时候就腐烂了,于是被扔进垃圾堆,有些果实的种子相当大,被吐出来了,有的果实种子很小,直接被吞进去了,这样我们的茅坑,痰盂加上垃圾堆里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就成了最早的农业研究实验室。不管怎样,第一步都是去野外采集可以吃的种子,第二步才是有选择的收获哪些最大的种子,这一步开始才可以称得上农业。这种筛选使得作物的后代越来越大,比如野生豌豆只有今天豌豆的十分之一。

大小和味道是采集狩猎族群选择野生植物最重要的两个标准,其他的还包括是否多肉(香蕉,南瓜),种子是否含油(橄榄,芝麻,芥菜,罂粟,亚麻),能否提取纤维(亚麻,大麻,棉花),通过收获这些具有特别可取的品质的野生植物,古代人在无意识中传播了这些植物,使他们走上了驯化之路。

另外还有至少三种变异并不是早期的采集者有意识选择的。

  • 第一种是种子传播机制,许多植物的传播机制是想要使得它们的种子不易于采集,比如野生的豌豆。野生豌豆成熟后豆荚会自动爆裂,豌豆就弹到地上。但是偶然产生了一种变异使得某一颗豌豆缺乏这种蹦豆的基因,这种豌豆就会被人类采集到并种植下去,随后人类会选择子代中不蹦豆的继续栽培,最终驯化好的豌豆就都不会蹦豆了。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野生的大麦和小麦麦秆是自动脱落的,驯化过的则不会。

  • 第二种是很多一年生植物发芽时间的改变。很多一年生野生植物为了避免在某一次大的自然灾害下全体牺牲而演化出了发芽抑制剂,使种子可以休眠从而分批发芽。而早期的农民只会选择那些迅速发芽的突变体,从而改变演化方向。

  • 第三种是植物繁殖方式的变化。偶尔产生的对人类有利的变异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对于无性繁殖或者自花传粉的雌雄同株植物来说很好办,但很多植物不是。他们要么是不能自花授粉的雌雄同株植物(就是一朵花或者同一棵树开的花上又有雄蕊又有雌蕊但是不能自交),要么是雌雄异株(就是跟人一样分单独的雄树和雌树)。对于后两者来说,它们中的一些突变成了可以自交的植物(比如桃树,苹果树,杏和樱桃,你不需要给他们配种,自己就能结果),从而得以把变异继续传下去。

这些看得见的(大小啊肉多少啊)或者看不见的特点(发芽时间,繁殖方式)促使早期的农民对他们进行了驯化,结果是不同的植物由于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特点得到了选择。有的因为种子大得到选择(向日葵),有的因为种子小(香蕉)。甚至同一种野生植物被选择培育成了不同的作物,比如祖先同样都是野生卷心菜,为了吃叶子培育成了现代的卷心菜和羽衣甘蓝,为了吃茎培育成了苤蓝,为了芽培育成了抱子甘蓝,为了花芽培育成了花椰菜和花茎甘蓝。

跟达尔文进化论里提到的工业区的飞蛾颜色会进化一样,农业耕作也改变了植物的环境,经过松土、施肥、浇水和除草的园地所提供的的生长环境,完全不同于山坡上干燥、贫瘠的土地,土地环境的改变也促进了那些处于有利条件的植物的进化。比如农民在园子里播下种子密密麻麻,那么种子之间就会产生剧烈竞争,大的种子可以利用良好的条件迅速生成,这样就相比小的种子处于更有利地位,因为小的种子以前是长在干燥,未施肥的山坡,那里的种子稀少,竞争也不那么激烈,只有生长在那里才对他们有利。植物本身的这种持续的竞争,对于获得较大的种子和野生植物逐步变成我们想要的特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面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这些植物的驯化时间存在巨大差异,也就是驯化难易的问题。

  • 公元前一万年左右,最早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植物具有如下优势:野生状态下产量高;生长迅速,几个月就可以收获;便于保存;自花传粉;野生祖先需要产生的变异很少,如小麦只需要变异出麦粒不脱落和迅速一致的发芽时间即可。

  • 第二批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驯化的果树和坚果树(如橄榄树,无花果,枣树,石榴树,葡萄)。同之前的作物相比,他们的缺点是种植至少三年后才结果,盛产期要10年之后,所以必须要等到人们过上完全的定居生活才可能出现。

  • 第三阶段就是比较难驯化的果树(如苹果,梨,李,樱桃)。跟之前提到的果树相比,他们不能靠插秧来种植,要靠嫁接(中国发明的非常了不起),而嫁接是要通过有意识的实验发现的,难度跟之前的比要大很多。

到了罗马时代,几乎所有的你今天能看到的作物都已经被驯化了,跟古代的主要作物相比,新驯化的现代植物(比如猕猴桃,越橘,腰果)的作用在人类的饮食中都没有特别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作物是两种,一种提供碳水化合物/能量,也就是所谓的主食,通常是谷类,但也有少数其他作物,比如薯类(土豆,地瓜)还有一些树生植物(香蕉,面包果)。另外一种是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谷类和豆类的组合驯化通常标志着农业的开始。

最后作者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橡树直到今天也没有被驯化。橡树的驯化有三个不利条件:1.橡树生长缓慢。杏仁种下去三四年后即可成树,一颗橡实要10年或者更长时间。2.每一只松鼠每年都要把数以百计的橡实传播出去,所以人类无法对需要的基因进行选择。3.橡实跟杏仁的差别是,杏仁的苦味由单一优势基因控制(类似人类的单眼皮),但是橡实的苦味可能是许多基因控制的。简单来说,偶然产生不苦的突变的杏树上的果实可能一半都是不苦的,但是即使是产生某一个突变,橡树结的绝大部分果实仍然会是苦的,而这会让农民失去驯化的兴趣。顺带一提草莓,跟橡实一样,也有很多喜欢吃浆果的鸟类会像松鼠一样对人类的驯化起到不利作用,所以草莓是随着保护网和温室的发展才最终变成人类喜欢的大浆果的。

谷物和豆类组合的驯化,标志着许多地区粮食生产的开始,谷物生长快,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每公顷可以产1吨食物,今天的谷物占人类消耗的全部卡路里的半数以上,并包括现代世界上12种主要作物中的5种(小麦、玉米、稻米、大麦和高粱),谷物的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低;这一缺点恰好由豆类来弥补,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可以高达25%(大豆为38%),因此谷物和豆类一起为人类均衡饮食提供了许多不可缺少的成分。比如新月沃地的小麦、大麦与豌豆、兵豆的组合,中美洲玉米和几种豆类的组合,中国的稻米和小米与其他豆类的组合。

Part6:植物驯化在不同地区的区别


上面已经解释了早期的农民是怎么开始培育野生植物的,但是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一些条件很好的地区没有发展出农业,还有为什么农业出现的地区里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早。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问题出在野生植物本身,另一种是问题出在人身上。

这个世界上光是会开花的野生植物就有20万种,但问题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木本植物,产生不出可食用的果实,根和叶子也不能吃。只有几千种可供人类食用,其中的几百种获得了或多或少的驯化。其中仅仅十几种作物的产量占了现代世界作物产量的80%以上,五种谷物占全世界人口消费的热量的一半以上。这些作物都是几千年前驯化的,而现代人没能驯化任何重要的植物,有也只是作为人类食物次要补充的作物。所以作者的推测是:也许我们的祖先真的尝试了所有的可能性。

 但这仍无法解释为什么一种植物在一个地方被驯化而在其他地方没有,典型例子是高粱。高粱是在非洲的沙哈拉沙漠南沿的萨赫勒地带被驯化的,非洲南部也都有野生高粱。但除了萨赫勒以外的地方一直没人种高粱,直到班图族的农民从赤道以北引进了一批作物,为什么非洲南部的土著没有自己驯化高粱。同样的例子还有,人们没能驯化西欧和北非的野生亚麻,巴尔干半岛南部的野生单粒小麦,但这两种植物是新月沃地最早的八种植物之一,按理说是最容易驯化的;橄榄,葡萄,无花果很可能是在意大利,西班牙,西北非驯化的,在新月沃地也有分布,但新月沃地的农民是在这些作物从地中海方向传入之后才种植它们的;野苹果是在亚欧大陆驯化的,但在北美的野苹果的近亲却没有被印第安人驯化。

为了评估某地区整个植物群驯化的可能性,作者比较了三个独立出现植物驯化的地区:新月沃地(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粮食生产中心,也是现代世界主要作物中的几种作物以及几乎所有主要驯化动物的发源地),新几内亚,美国东部。

新月沃地的第一个有利条件是气候。它处于地中海气候带,这种气候特点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漫长炎热干燥,这种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必须能够熬过漫长干燥的季节,并在雨季来临时能够迅速恢复生长,所以植物适应了环境以后变成一年生植物,这种植物本身会在干旱的季节里逐渐枯萎死去。由于只有一年生命,一年生植物必然是矮小的草本植物,由于生命短暂,其中许多植物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力气用来生产大颗粒的种子,种子在旱季休眠,并准备好在雨季到来时发芽。一年生植物不会像乔木或者灌木一样生长木质部。

新月沃地的第二个有利条件是,这些野生祖先本身就繁茂高产,对于采集狩猎族群来说比较容易看到它们的价值。比如,采集野生谷物只要消耗一个大卡就可以产生五十大卡的热量,优势非常明显,以至于人工栽培后的品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小麦和大麦的野生祖先跟作物在外观上非常相像)。

新月沃地的第三个有利条件是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比例很高,这样良好特性的变异能够得到保存,在新月沃地驯化的最早的8种重要作物中,全部都是自花传粉植物,其中三种是自花传粉植物--单粒小麦、二粒小麦和大麦,小麦有额外的优势,即蛋白质含量高达8%~14%,其他地方的谷物为稻米和玉米,蛋白质含量低,就造成了重大的营养问题。

但是世界上至少还有四个类似地中海气候地区:加州,智利,澳洲西南部,南非。

所以作者又特地拿新月沃地跟这四个地区比较了一下,总结出五个优势:

  1. 新月沃地的面积是最大的,而智利和澳洲西南类似地中海气候地区的面积很小。

  2. 新月沃地的地中海气候特征最明显,气候变化量最大,有利于植物向一年生植物演化。这里作者引用了Mark Blunder的博士论文,Mark Blunder统计了野生禾本科植物的分布情况,结果是种子最大的56种禾本科植物里,新月沃地有32种,智利只有2种,加州和南非各只有1种。

  3. 新月沃地在高度和地形上富于变化,保证了生物多样性。高度变化意味着收获季节可以错开(高的话收获会晚一些),而一马平川的植物同时成熟的话会难以招架。

  4. 植物生物多样性导致动物多样性。山羊,绵羊,猪,牛是最早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作物和牲畜配合在一起才能为人类的经济需求提供条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衣物,畜力,运输 。别的地方比如中美洲是鸡和狗的驯化地,但这两种动物提供的肉和畜力远少于前面说的几种。

  5. 采集狩猎生存方式的优势不明显。比如,西南亚没有大江大河,水产资源少。

接下来作者继续拿新月沃地跟其他两个自发产生的粮食生产系统的地区(美国东部和新几内亚)做比较。

新几内亚的农业起源于大约公元前7000年,在这里被驯化的植物包括甘蔗、一种香蕉、一种坚果树,等等。但新几内亚的动植物系统有三个缺陷:

  1. 没有可以驯化的谷物。

  2. 没有可以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只有从东南亚传进来的猪,鸡,狗。作者说这也导致了新几内亚的蛋白质缺乏和膨胀病在当地流行的原因,这跟我听到的一种解释广东人什么肉都吃的原因内在逻辑一致。

  3. 新几内亚原产的根用作物热量低。直到西班牙人把甘薯引进菲律宾后新几内亚人口才激增。

再说美国东部,在美东驯化的最早的四种植物都是种子作物:一种南瓜、向日葵、菊草的雏菊亲缘植物、藜的菠菜类远亲植物,驯化时间是前2500年至前1500年。但它们远远无法让当地人可以放弃采集狩猎,直到前500至前200年萹蓄, 五月草, 一种大麦成功栽培后,农业才成为当地人食物的主要来源。但这七种植物也有缺陷,比如体积小等。直到公元1100年,从墨西哥引进的玉米适应了北美的气候,豆类也引进之后,美东的农业才大大集约化,人口出现较大增长。另外美洲也没有任何家畜,除了狗。

但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两点:1. 一般性的结论是,从长期来看,当地族群会认识和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当地或者引进的植物。但是这并不是说不存在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禁忌。确实有很多的例子证明,在短期内,一些社会拒绝了优势明显的动植物和其他新事物。2. 虽然受到当地资源的限制,但作者并不认为那些没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区无论经过多久也不可能发展出农业。比如作者认为澳洲东南部的部落在最近几千年里一直缓慢的朝着最终可能导致农业的发展轨迹演化,但在产生农业之前被入侵者给替代了。

Part7:动物的驯化和传播


作者引用《安娜·卡列尼娜》里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来说明,动物的驯化跟植物一样,需要很多条件都同时满足才可以:可驯化的动物都是相似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则各有各的。

前面已经提到驯养大型哺乳动物的好处:提供热量(肉、奶),肥料,陆地运输,皮革,犁力牵引,毛绒,军事突击手段,以及使先前没有抵抗力的民族失去生命的病菌。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也有被人类驯化的,比如鸡(中国)、火鸡(中美)、珍珠鸡(非洲)、猫(北非和西南亚)、狗(欧亚大陆和北美)、兔子、仓鼠、豚鼠、蚕、蜜蜂等。小型哺乳动物也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衣着和温暖,但他们没有一种可以供人乘骑(除了狗拉雪橇)或用于战争用途,所以这里只讨论大型哺乳类。

跟植物比起来,能够供人类驯化的大型哺乳类是如此得少。以100磅以上的食草或杂食哺乳动物为标准的话(肉食动物处在生物链的高端因此没有驯化意义,养一只老虎天天吃十几斤肉养它干嘛),20世纪以前只有14种大型哺乳动物被驯化。最主要的五种是:绵羊、山羊、牛、猪、马;次要的九种是:阿拉伯单峰驼、中亚双峰驼、美洲驼和羊驼(可能由同一个野生祖先得到)、驴、驯鹿、水牛、牦牛、巴厘牛、白肢野牛。 对于这个名单,作者澄清了一点:有些动物可能看起来被人类利用和驯养了(比如马戏团里的大象),但是构不成生物意义上的驯化。跟植物的驯化的一样,动物的驯化需要人为改变其野生祖先的性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圈养的大象是不交配的。这14个野生祖先有13种在欧亚大陆(跟大部分科学家一样,作者把北非也算做欧亚大陆),剩下一种在南美。各大陆之间野生祖先的这种十分不均匀的分布,成了欧亚大陆人,而不是其他大陆的人最后得以拥有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怎么解释14种驯化动物里13种在欧亚大陆的原因呢?

欧亚大陆本身拥有数量众多的候选动物,如果按照之前说的100磅以上食草或杂食的哺乳动物为标准的话,欧亚大陆上有72种。刚才说了其中13种被驯化,比例为18%。相比而言,撒哈拉以南地区有51种,没有一种被驯化。美洲24种,只有1种被驯化。澳洲1种,即红袋鼠,没有被驯化(四个地区加起来共148种)。作者之前的章节里提过,美洲原来也有很多候选动物,但由于前13000年左右时原始人的到来灭绝了很多,只剩下24种。

下一个问题作者自然要解释,为什么欧亚大陆的马、猪、野牛、摩弗伦羊(绵羊的祖先)能驯化,非洲的斑马、非洲野牛、美洲野牛、大角羊都不没有被驯化?对此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非洲的大型野生动物太多,所以狩猎采集者不用特意饲养家畜。作者马上反驳了这种说法:

1. 亚欧大陆的5种驯化动物传播到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时,只要有条件,当地族群就会学习,并由此获得了对其他采集狩猎族群的优势,然后侵略和取代了后者。比如班图人,在获得了驯化的牛和绵羊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向西和向南扩张。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例子,比如欧洲人在17世纪晚期把马匹带到美洲后,美洲土著迅速成为了马背上的战士;纳瓦霍族的印第安人在从西班牙人手里获得绵羊之后编织出了著名的羊毛毯;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岛民在欧洲人把狗带来之后就开始用狗打猎。这说明没有任何普遍的文化禁忌妨碍土著驯化动物。

2. 把野生动物当宠物养是驯化的第一步,而各个大陆上的社会都有很多把动物拿来养的历史记录,基本上都走出了这一步。有些宠物甚至闻所未闻,比如长颈鹿、仙鹤、棕熊。

3. 绝大部分被驯化的动物的驯化年代都很早,考古证据表明绝大部分动物是前8000年到前2500年之间驯化的,这也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试过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确实很难驯化了。之后驯化的动物只有兔子(中世纪),宠物仓鼠(1930s),实验用的白鼠(二十世纪)。

4. 这14种被驯化的动物,有很多是在不同地方被独立驯化的。比如欧洲牛和印度牛的祖先是同一种野牛分化出的两个品种在欧洲和印度被驯化的;狗的驯化地点有美洲,可能还有中国和其他几个地区;猪的驯化地点有中国,亚欧大陆西部。这说明了,能被驯化的动物是会被所有人注意到的。

5. 从19世纪以来,即使是现代的遗传学家和育种专家在对于这14种之外的动物所做的驯化尝试也只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果。

作者接下来解释的是,为什么这148种候选动物里只有14种通过了试验,那剩下的134种怎么了?作者给了6个原因:

1. 食物来源。驯化的动物大部分都是素食动物,这是因为某种动物在吃某种植物或另外一种动物的时候,生物量的效率远低于100%,通常只有10%左右,就是说要花1万磅的玉米才能养出一头1千磅的牛,如果要养出1万磅的食肉动物,那么就需要10万磅的玉米。由于这种根本的缺乏效率,所以没有一种吃肉的哺乳动物为了充当食物而值得被驯化。勉强的例外是狗,但狗不是严格的食肉动物,而是杂食的,跟猪一样也可以吃人吃剩的食物。即使是食草动物,也可能因为过于挑食而难以圈养,比如树袋熊。

2. 生长速度。为了值得饲养,驯化动物必须生长迅速(比如我们吃的肯德基的白羽鸡,1个月就能长大)。大猩猩和大象因此被排除了,虽然它们都吃素而且不挑食。等它们长到成年那么大需要至少十五年,没有一个牧场主会花上15年把一头大象从小养到大,那时人均寿命都不长,另外直接去野外把大象抓回来然后调教要省事省钱的多。

3. 圈养的繁殖问题。人类不喜欢在别人的注视下性交,有的动物也一样,比如猎豹。南美小羊驼也有类似问题,它们交配前要经过复杂的求偶程序,在圈养条件下无法满足。

4. 性情的危险程度。当然,几乎任何一种体型够大的哺乳动物都能杀人,猪、马、骆驼、和牛都杀过人。然而有些动物性情比其它动物要凶险危险的多。动辄杀人的倾向也使得很多看似理想的动物失去了驯化的候补资格。比如灰熊,熊掌熊肉好吃,且灰熊以吃素为主。日本的阿依努人有过尝试,但是在灰熊一岁大的时候就要杀掉它们吃掉,长大了就会很危险。同样危险的还有非洲野牛和河马(河马长的好像很憨很萌,但在非洲河马每年杀死的人比任何其他动物杀死的都多)。同属这种情况的还有8种野生的马科动物,包括斑马。斑马咬了人就不松口了,也根本不让你给它装上鞍子。即便对于马匹,虽然驯化后的马现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了,但驯化野马仍然是很危险的工作。

5. 是否容易受惊吓。大型食草类哺乳动物以不同的方式对来自捕食者或人类的危险做出反应。有几种在察觉到危险时会变得神经紧张,动作敏捷,并会立刻逃走,大多数鹿和羚羊都是这样(除了驯鹿以外),而有的动作迟缓,不那么紧张,在集群中寻求庇护,受到危险时站在原地不动,不到必要时不会逃走比如绵羊和山羊。容易紧张的那几种难以圈养,把它们抓回来关在笼子里,他们会惊恐不安,不是被吓死,就是为了逃生在围栏上撞死,瞪羚就是这样。

6. 群居习性。换句话说,群体成员之间要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比如狼,马,绵羊,所以在圈养条件下可以彼此接受,只要控制好头领剩下的就乖乖听话,这种群居动物还适合放牧,所以乐于接受牧羊人或牧羊犬的驱赶,群居动物在拥挤的圈养环境下也能生长良好,因为他们在野生的时候就习惯于生活在密集的群体中了。反观地盘性的独居动物,只有猫和雪貂两种独居动物被人类驯化了,但猫和雪貂的驯化不是为了把它们当做食物而是独居的宠物和猎兽。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群居动物都能被驯化。首先,有些动物虽然群居,但在群居状态下仍然保持互不重叠的生活范围。其次一些动物到了交配季节就变成地盘性的了,雄性会互相打斗。这是所有群居的羚羊都无法被驯化的原因。最后,有些群居动物不像狼,马,绵羊一样绝对的服从群体中的等级。

总之结果就是,欧亚大陆上的民族碰巧就有了这些可以被驯化的大型野生的哺乳类食草动物,这一结果及其为欧亚大陆社会带来了全部利益。首先欧亚大陆由于面积广大和生态多样性,一开始就拥有了最多的可供驯化的候补动物。其次澳大利亚和美洲,在更新世晚期动物灭绝的大规模浪潮中失去了它多数可供驯化的候补动物,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大陆的哺乳动物不幸首先接触到了人类,这时候人类的狩猎技巧已经得到了高度发展,而这些动物还没来得及发展出对人类的警惕和防御技能。

Part8:大陆的主轴线


上图中可以看到,各个大陆的形状和轴线走向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美洲南北向相距9000英里,比东西向大得多,东西向最宽处有3000英里,最窄处只有40英里。就是说,美洲的主轴线是南北向的,非洲的情况也是类似只是程度没那么大。而相比之下,欧亚大陆的主轴线则是东西向的。

这种大陆的轴线走向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有时候是悲剧性的后果。轴线的走向影响了作物和牲口的传播速度,可能还影响了文字、车轮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

粮食生产的传播和粮食的起源一样,对于了解枪炮、病菌和钢铁出现的地理差异是决定性的。由于地理轴线走向的不一样,粮食生产传播的难易程度在全世界也是大不相同的。对于物种传播在地理上的难易差别,有一个说法叫抢先驯化现象。一旦某种野生植物得到了驯化,那么这种作物就会在这种野生植物的所有产地迅速的向其他地区传播,抢先满足了其他地区对同一种植物或者是这种作物的亲缘作物的独立驯化的需要。一种野生植物的野生祖先如果在不同地区得到独立驯化,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种作物传播太慢,无法抢先阻止其他地方对这种作物的驯化。西南亚主要是一次性驯化,而在美洲则是频繁的多次驯化,这也说明了作物的传播在西南亚比在美洲要更容易。另外很多现象表明,粮食生产从西南亚向外传播的速度要比在美洲快。

新月沃地的大多数始祖作物在新月沃地驯化后,迅速向外传播。为什么新月沃地的作物向外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这部分的是因为欧亚大陆的东西向轴线。在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地,白天的长度和季节的变化完全相同。在较小的程度上,它们也往往具有类似的疾病,温度和降雨,以及类似的植物生境或生物群落区。比如葡萄牙,伊朗北部和日本在纬度上的位置大体相同,彼此之间间隔4000英里,但它们在气候方面很相似,而各自的气候与其正南方仅1000英里处的气候相比,则差异明显。

植物的发芽、生长和抗病能力完全适应了这些的气候特点。白天的长度、温度和雨量的季节变化,成了促使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的信号。这些都通过长久以来的自然选择在遗传上做好了安排。在低纬度地区的植物难以适应高纬度地区的条件,反之亦然。这使得新月沃地的大多数作物在法国和日本生长良好,但在赤道地区则生长很差。

动物也是一样,能够适应与纬度有关的气候特点。有些人受不了北方的寒冬,受不了那里短暂的白天和特有的病菌,另一些人则受不了炎热的热带气候和那里特有的病菌。在过去被派往炎热的热带低地地区的北欧人常常成批的死于疟疾之类的疾病,而热带地区的居民则对这类疾病已经逐步形成了某种自然的抵抗力。

新月沃地驯化的动植物如此迅速的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他们所传播地区的气候,在公元元年,原产新月沃地的谷物已经在爱尔兰的大西洋沿岸,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的8000英里的大片地区广为种植,欧亚大陆这片东西向的广阔地区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距离。

▲ 小麦和粟黍沿古丝绸之路东西向互相传播

欧亚大陆的东西向轴线不仅使新月沃地的作物迅速开创了从爱尔兰到印度和流域的温带地区的农业,丰富了亚洲东部独立出现的农业。并且反过来,最早远离新月沃地但处于同一纬度的地区驯化的动植物也能够传回新月沃地。

可以把驯化的植物在欧亚大陆东西向传播之易与沿非洲南北轴线传播之难做一对比。新月沃地的大部分始祖作物很快就到达了埃及,然后向南传播,直到凉爽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他们的传播也就到此为止。南非的地中海气候对新月沃地来说应该是理想的,但是在埃塞俄比亚和南非之间隔着的2000英里的热带环境构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样,新月沃地的家畜通过非洲向南的传播也由于气候和疾病(尤其是采采蝇传播的锥虫病)而停止或减慢速度。

还可以把驯化的植物在欧亚大陆东西向传播之易与沿美洲南北轴线传播之难做一对比。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距离,比如墨西哥高原地区和厄瓜多尔高原地区的距离只有1200英里。大约相当于欧亚大陆上巴尔干半岛与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距离。巴尔干半岛为大多数美索不达米亚的作物和牲畜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并且在不到2000年的时间里迅速接受了在新月沃地驯化的动植物,这种迅速传播抢先剥夺了驯化那些动植物的亲缘物种的机会。

墨西哥高原地区和安第斯山脉对彼此的许多动植物来说同样是合适的生长环境,但其他一些作物和牲畜却未能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传播,因为安第斯山脉的这些特产在向北传播时被横隔在中间的中美洲炎热的低地完全阻挡住了。

纬度是气候、生长环境和粮食生产传播难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欧亚大陆相比美洲和非洲大陆,有广阔的东西同纬度轴向,动植物的东西向传播比南北向传播阻力小得多。大陆轴线的走向差异不仅影响粮食传播,还影响其他技术的发明和传播,比如轮子、冶金和书写文字系统的传播。历史的命运就是围绕这些轴线旋转的。

Part9:致命的病菌


不同的民族最后何以在权利和财富方面大相径庭?粮食生产本身并不是直接原因,在一对一的战斗中,赤手空拳的农民可能不是狩猎采集者的对手。但更多的农民,以及他们身上携带的可怕病菌,以及更好的武器和盔甲,掌握更有效的技术,在集中统一的领导下,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我们成年人会从我们宠物那里得到传染病,通常,这种病只不过是小小的不舒服,但有时候也会发展成大病。整个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是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和霍乱,他们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死于战争引起的疾病比死于战斗创伤的要多得多。在过去战争中的胜利者并不是那些拥有最优秀的将军和最精良武器的军队,而常常不过是那些携带有可以传染给敌人的最可怕的病菌。

1492年随同哥伦布航行而开始的欧洲人对美洲人的征服,虽然西班牙人杀死的印第安人不计其数,但凶恶的西班牙病菌杀死的印第安人却要多得多。为什么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这种可怕的病菌的交流是不对等的?为什么印第安人的疾病没有大批杀死西班牙入侵者,并传回欧洲,消灭掉欧洲95%的人口?

人类疾病源自动物这一问题是构成人类历史最广泛模式的潜在原因,也是构成今天人类健康的某些最重要问题的潜在原因。

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病菌的进化方式。病菌和我们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从根本上说,病菌的演化和其它物种没有什么区别,演化所选择的,就是传播能力更强和更有效。传播能力强的病菌繁殖的后代也多,结果就得到了自然选择的偏爱。我们生病的许多症状,实际上不过是某种非常聪明的病菌在改变我们的身体或行为,以帮助它们更好的传播。

病菌传播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被动的等待着传染给下一个传染者。一些病菌是等待一个宿主被下一个宿主吃掉,比如沙门氏菌就是我们吃了被感染的蛋或肉类而感染;一些寄生虫是我们吃了受感染的鱼类制成的生鱼片感染上的;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强笑病(库鲁病)是通过人吃人传递的。有些病菌不是等待被吃掉,而是通过昆虫的唾液搭便车传播的,这些昆虫咬了原来的宿主,然后赶紧离开去寻找新的宿主。比如蚊子、跳蚤、虱子或采采蝇,它们分别传播疟疾、瘟疫、伤寒或昏睡病。还有一些病菌通过妇女传给胎儿,比如梅毒、风疹和艾滋病。

还有一些病菌是主动来改变宿主的结构和习惯,来加速自己的传播。比如梅毒引起的生殖器溃疡能够更快的传播给下一个宿主。天花造成的皮肤损伤,可以直接或间接的通过身体接触传播疾病。流感、普通感冒、百日咳病菌诱使受害者咳嗽或打喷嚏,把一群病菌喷射到未来的宿主上。霍乱引起的受害者大量腹泻,把病菌送入潜在的下一个受害者引用的水源中。狂犬病毒驱使受感染的狗疯狂乱咬,从而使许多新的受害者受到感染。钩虫和血吸虫之类的寄生虫,它们通过前一个受害者的粪便排泄到水里或者土里,又从那里努力钻入新宿主的皮肤。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从北方来到南方的部队得了瘟疫战斗力急剧下降,据现代学者考证,就是因为部队中的士兵感染了血吸虫病,当时也称瘟疫,在血吸虫病被消灭后,毛泽东还写了一首诗送瘟神。

这些是我们生病的“症状”,从病菌的角度来看是符合利于他们更快传播的,所以“使我们生病”符合病菌的利益,但为什么病菌会演化出杀死宿主的这种明显自杀式的策略呢?从病菌角度来看,这只是促进病菌高效传播无心附带的结果,病毒也不想搞死我们。比如,一个没有得到治疗的霍乱病人,可能每天腹泻几加仑就死了。然而,这个病人只要活着,霍乱菌就能大量传播到下一个受害者水源中而得到好处。如果受害者能够平均感染一个以上的受害者,那么即使第一个宿主死了,霍乱菌仍然会传播开来。

对于我们来说,活下去并保持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杀死病菌。我们受到感染的第一个症状就是发烧,提高我们的体温,就是要在烧死我们自己之前把病菌烤死(一些比较厉害的病毒,比如蝙蝠身上的病毒,他们长时间生活在比人体体温更高的环境中,所以一旦传染到人类,发烧也控制不住,比如SARS)。另外,受感染后,免疫系统也能够动员起来,从而形成抗体,这样下次就不大可能再次感染。这些缓慢的防御反应,是通过自然选择表现出来的,自然选择改变了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基因。对于几乎任何一种疾病来说,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具有更强的基因抵抗力,那些具有抵抗某种病菌的基因的人就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因此,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反复接触某种病原体的人口中,具有那些抗病基因个体的人数比例较高。这样就逐步演化出了,整个人口对某种病原体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病菌和人体也是相互共同进化的,人体对某种病菌产生了抵抗力,病菌就演化出了更厉害的变异,人体就跟着对这些变异的病菌产生抵抗力。造成流行病的这些传染病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他会从一个受感染人迅速高效的传播给周围健康的人,其次他们都是“急性”的,在很短时间内,要么挂掉,那么康复。第三当康复者获得抗体后,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担心这种病的复发。最后,这种病往往只在人类中传播。为了维持自身的需要,有些病菌需要足够多的,足够拥挤的稠密的人口,这样疾病在感染一批人后,即使这批人挂掉,仍然有足够多的易受感染的儿童可供感染,这种疾病也成为了群众疾病。

农业的出现,使得群众传染病成为开端,因为农业比狩猎采集社会维持了高得多的人口密度。定居的农民,生活在自己排放的污水之中,从而为病菌从一个人的身体进入另一个人的饮用水提供了途径。一些农业人口会把粪便收集起来,当做肥料撒入农田里,这样病菌和寄生虫去感染新的受害者更加方便。灌溉农业和鱼类养殖为蜗牛和水蛭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这两者也是血吸虫的宿主。定居的农民周围不但有自己的粪便,还有被他们储存的粮食吸引来传播疾病的啮齿类动物,比如老鼠。非洲农民砍伐出来林中空地也为疟蚊提供了理想的滋生地。

城市的出现,则带来了更糟的卫生环境和更拥挤更稠密的人口(早期的欧洲社会街道屎尿横行,据说高跟鞋的发明就是为了避免踩到屎尿),而世界贸易路线的发展,则把欧洲,亚洲和北非有效的连接成了一个巨大的病菌繁殖场。

欧洲人征服新大陆,病菌在这里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欧亚大陆的病菌和人类共同进化了很长时间,使得旧大陆的人类拥有了免疫力,而新大陆的人类则没有。印第安人死于病菌的人数,要比战场上死于枪炮和刀剑下的多得多。1519年科尔特斯率领600个西班牙人从墨西哥海岸登陆征服了好几百万人口凶猛好战的阿兹特克帝国,使西班牙人取得决定性优势的就是天花。天花的流行,杀死了阿兹特克一半人口,包括他们的皇帝,没被杀死的人也士气低落,因为这种病专杀印第安人而不伤害西班牙人。到1618年墨西哥人口从原来的2000万人左右急剧下降到160万人口左右。1531年,西班牙人皮萨罗率领168个士兵,从秘鲁海岸登陆去征服有几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同样带来了一场浩劫。因为在他们到来之前,天花已经在1526年到达,并杀死了印加很大一部分人口。

Part10: 总结


不同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差异,不是由于这些民族自身的天生差异,而是他们所处环境的差异,各大陆的环境不同特点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其中以下4组差异最为重要。

各大陆在可用作驯化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粮食生产之所以具有决定意义,是因为他能积累剩余粮食以养活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专门人才,同时也能形成众多的人口,从而甚至在发展出任何技术和政治优势之前,仅凭借人多就可以拥有军事上的优势。在可驯化的动植物物种中,欧亚大陆得天独厚,种类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又次之,澳大利亚最下。

各大陆内部那些影响动植物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各种因素差异。欧亚大陆速度最快,这是由于它的东西向主轴线和它相对而言不太大的生态与地理障碍。非洲和美洲这两个大陆的主轴线是南北走向,这就形成了物种传播的地理与生态障碍。

各大陆之间影响动植物传播和迁移的难易程度差异。大陆与大陆之间的传播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某一些大陆比另一些大陆更孤立。最容易传播的就是从欧亚大陆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非洲大部分的牲畜就是通过这种传播得到的。但东西两个半球之间的传播,则难得多。

最后一个因素是,各大陆之间在面积和人口总数之间的差异。更大的面积或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潜在的发明者,更多互相竞争的社会,更多可以采用的发明创造,以及更大的采用和保有发明创造的压力。在全世界的陆块中,欧亚大陆面积最大,相互竞争的社会的数量最多,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方面就差的多,而塔斯马尼亚就更差了,美洲的总面积虽然很大,但在地理和生态上却是支离破碎,实际上就像几个没有紧密联系的较小的大陆。